首页 > 新闻中心 >

钛白粉产能集中,氯化法是主流

钛白粉产能集中,氯化法是主流

编辑:转自: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 发布时间:2024-08-30

根据生产工艺,钛白粉可分为硫酸法钛白粉、氯化法钛白粉和盐酸萃取法钛白粉。
硫酸法是一种传统的钛白粉制备工艺,主要分为酸解、浸取、水解及煅烧等阶段。虽然硫酸法工艺成熟、设备简单、投资低,但会产生大量废水、废气和废渣,对环境有压力;此外,收率低、能耗高、资源利用率低,产品质量也较差,白度和遮盖力不足。
氯化法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逐渐受关注。氯化法收率高、能耗低、资源利用率高,生产的钛白粉质量优良,白度和遮盖力优异,稳定性强,杂质少,分散性好,且废弃物少,对环境影响小。
盐酸法通过萃取和煅烧等环节,可生产出高质量的钛白粉。该技术对原料要求低,流程短、成本低,且实现零固废产生,主要辅助材料可循环使用。产品在性能、纯度和白度上优于传统方法,满足清洁生产要求,推动行业绿色发展。
1、全球钛白粉产能格局集中,中美合计占据7成
中国在全球钛白粉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。据USGS数据,2023年全球钛白粉产能为981.9万吨,其增量主要来源于中国,中国以550万吨的钛白粉产能占据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,占比高达56.7%;美国的产能为136万吨,占比14%,位居第二。
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能相对较小,但仍有一定的市场份额。例如,墨西哥、德国、日本和英国的产能都在30万吨以上,产能合计占全球总产能的约13%。其他钛白粉生产国包括澳大利亚、沙特阿拉伯、乌克兰、加拿大、印度和俄罗斯等,它们各自贡献了一定比例的产能,并对当地的化工市场和全球供应链产生影响,受国际市场需求及今年钛白市场行业运行情况影响,今年科慕、泛能拓部分产能退出,中国钛白产能份额继续逐步扩大
2、我国钛白粉市场集中度高,氯化法成为主流生产方向
随着我国钛白粉行业产能的增加,在国际上的位置也不断提升。根据中国化工报的数据显示,2023年底,全行业42家全流程型钛白粉企业的在产有效规模为550万吨/年,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5.6%。钛白粉的生产主要集中于四川、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广西等地,占全国产量的66%以上。
近年来,随着下游涂料等行业整体需求的持续增长,我国钛白粉产量也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。目前,据中国化工报和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统计,2023年,全国钛白粉行业具备正常生产条件的全流程型生产商共42家(不含后处理和加工型企业)。其中纯氯化法工艺2家(中信钛业、宜宾天原海丰和泰),同时具有硫酸法工艺和氯化法工艺的3家(龙佰集团、攀钢钒钛、鲁北集团),其余37家都是纯硫酸法工艺。2023年,随着国内钛白粉产线的升级及新建产能的投产,全年新增产能约为102万吨。金红石型钛白粉和锐钛型钛白粉及其他相关产品的总量达到了428万吨,扣除外购用于表面处理的粗品部分,实际产量为416万吨,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0万吨,同比+7.8%。
目前,中国钛白粉主要以金红石型为主。2023年,全行业416万吨产品总量中,金红石型为360万吨,占比为86.5%,同比+8.2%;锐钛型为42万吨,占比10.1%,同比+2.19%;非颜料级及其他产品为14万吨,占比为3.4%,同比+12.9%。
其中我国钛白粉市场CR5为43.1%,集中度较高。龙佰集团是我国钛白粉行业的主要厂商,国内市场份额达到28.6%。2023年,龙佰集团的钛白粉产量为119.1万吨,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.2万吨,同比+20.4%,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市场领先地位。除规模优势之外,龙佰集团产业链一体化助力成本降低,自身控费能力也较好,从钛白粉单吨成本看,近年来龙佰集团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位置。
我国全流程型生产线数量持续增加。2023年,42家全流程型钛白粉生产商中,实际产量达到10万吨及以上的特大型及大型企业16家,比上年增加5家。这16家企业按产量依次为:龙佰集团、中核钛白、攀钢钒钛、鲁北化工、山东东佳、中国中化、金浦集团、广西金茂钛业、山东道恩钛业、云南大互通集团、攀枝花钛海集团、宁波新福钛白、广东惠云钛业、安徽安纳达钛业、贵州胜威福全化工和中信钛业。
这些厂家2023综合产量为354万吨,占当年行业总产量416万吨的85.1%;其余26家中小微企业的综合产量为62万吨,产量占比为14.9%。在建项目投产在即,钛白粉产能过剩局面难改善。在已经公开的现有钛白粉生产商正在实施的扩建或新建项目中,2025年底前完成的业外投资钛白粉项目至少有5个,设计产能达到130万吨/年以上。到2025年底,中国钛白粉总产能将至少达到713万吨/年。

资料来源:投顾服务号,由【粉体技术
网】编辑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