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新闻中心 >

2025 固态电池:发展加速,前路挑战几何?

2025 固态电池:发展加速,前路挑战几何?

编辑:转自:电池关键材料 发布时间:2025-04-03

2025 年固态电池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,在技术研发、产业布局和市场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,具体如下:

技术研发方面

技术路线逐渐明晰:全球范围内,全固态电池研制逐渐聚焦到硫化物技术路线上。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建议,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要聚焦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体电解质,匹配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的技术路线,以比能量每公斤 400 瓦时、循环寿命 1000 次以上为性能目标

研发效率显著提升:借助人工智能技术,电池研发效率得到极大提升。例如,全固态电池 AI 大模型提供各类专家智能体与智能设计工具,实现材料体系智能匹配、设计参数智能选优、制备工艺智能推荐等研发服务,可让电池研发效率提升 1 个至 2 个数量级,节省 70% 至 80% 的研发费用。

产业布局方面

企业纷纷加速入局:在全球范围内,众多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领域。日系车企如丰田汽车计划于 2026 年小批量试产,2030 年后大规模生产;本田汽车 2025 年 1 月起试生产纯电动汽车全固态电池。国内企业也不甘落后,宁德时代已建成全固态电池中试生产线,计划 2027 年小规模量产全固态电池;比亚迪启动了固态电池产业化可行性验证,涵盖关键材料技术攻坚、电芯系统开发和产线建设;广汽埃安宣布将在 2026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装车;长安汽车计划 2025 年首发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样车,2026 年进行规模化装车验证,2027 年实现量产

产业集群逐步形成:一些地区正在推动固态电池产业集群的发展。例如,《珠海市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(2025 - 2030)(征求意见稿)》提出,到 2027 年,着力于固态电池关键材料、关键技术攻坚,推动固态电池行业标准建立,布局一批重大(重点)科技创新项目,培育 5 家具有影响力的固态电池企业,初步形成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固态电池产业集群

市场应用方面

应用定位逐渐清晰:固态电池在高端车型、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、储能、商用车、机器人、3C 数码产品等领域均有应用的可能性。目前,高端车型上半固态已实现落地应用,为后续全固态奠定应用基础;固态电池还有望解决 eVTOL 发展的关键瓶颈,即高性能电池是 eVTOL 实现长距离飞行的重要部件,同时轻量化有助于降低能耗以及提升性能

市场规模有望扩大:据中银证券预测,2025 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将达到 44.2GWh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化的推进,固态电池的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扩大。

不过,2025 年的固态电池仍面临一些挑战,如需要进一步提升固态电解质的离子导电率、解决与锂金属和高比能电极材料的匹配性问题,并构筑相容稳定的固固界面。此外,成本高也是限制固态电池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,虽然硫化物电解质成本呈下降趋势,但目前一个 100 千瓦时的电池包仅材料成本就远高于现有液态电池

此外,固态电池生产涉及材料、设备、工艺的全面革新,需要上下游企业紧密协同攻关。例如,硅碳负极需突破膨胀控制技术,干法电极设备需提升膜层均匀性,任何一个环节的滞后都可能影响整体产业化进程 。

在技术瓶颈有待突破、成本居高不下、产业协同难度大等挑战之下,固态电池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仍需时日。但凭借其高能量密度、高安全性等显著优势,固态电池依然是新能源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。
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自电池关键材料,仅供参考、交流。转载的稿件及图片、字体等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